
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上海拔最高古代宮堡建筑群,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宮堡之一,歷代達賴喇嘛舉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
布達拉宮,雪域高原之明珠,藏傳佛教之圣地,建筑藝術(shù)之瑰寶,浴火重生之傳奇,這座莊嚴肅穆、富麗堂皇的高原圣殿,以其渾厚流長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著八方來客、四海賓朋,在其腳下頂禮膜拜、駐足喟嘆。布達拉宮早已不是一座單純的宮殿,而是一種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傳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佛門的意識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薩親臨(藏語布達拉,意即觀世音菩薩居所),朝拜布達拉宮,可以改變未來。
一、歷史
布達拉宮,由西藏吐蕃王朝最偉大的藏王松贊干布,于公元七世紀中葉始建,最初的名稱為頗章瑪爾布赤子,即紅山上的宮殿,共有房屋1000間,是當時西藏政府的統(tǒng)治中心,這座宮殿經(jīng)歷了兩百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于九世紀末,隨著吐蕃王朝的消亡而被毀,最終只有兩間房屋圣觀音殿、法王洞保留了下來。現(xiàn)在的布達拉宮由五世達賴喇嘛于公元1645年重建,歷時三年建成白宮,時隔42年后,在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多年后,攝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主持修建了紅宮,布達拉宮大約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模樣,后來的十三世達賴喇嘛在白宮頂部原有的西日光殿東面,加建了東日光殿,完成了布達拉宮跨越幾百年的修建歷程。
二、建筑
布達拉宮是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宮堡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宮殿,主要由白宮、紅宮、山腳下的雪城、宮后的龍王潭公園等組成。其中,主體建筑是白宮和紅宮,白宮共七層,第四層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是白宮內(nèi)的最大殿堂,也稱為白宮東大殿,面積達717平米,是歷代達賴喇嘛舉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紅宮共十三層,由達賴喇嘛的靈塔、佛殿、經(jīng)堂等組成,總建筑面積約16000余平米,第五層的西有寂圓滿大殿為紅宮內(nèi)最大殿堂,占地1250多平米,歷任達賴喇嘛繼位坐床儀式便在此舉行。
三、文物
布達拉宮內(nèi)珍貴文物無數(shù),主要有佛像、壁畫、唐卡、靈塔、佛教器物及室內(nèi)裝修等,宮內(nèi)有紅、黃、綠、藍等各種色彩搭配,富麗堂皇,氣派至極。布達拉宮內(nèi)的珍寶約有幾十萬件,其中以圣觀音殿里的天然形成的檀香木圣觀音最為珍貴,圣觀音像與五世達賴喇嘛靈塔一起,被稱為布達拉宮的鎮(zhèn)宮之寶。
四、保護
布達拉宮于1984因線路老化而失火,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于1989年和2001年分別投入5300萬元、2億人民幣進行了大修,第一次大修后的布達拉宮,經(jīng)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派的專家鑒定,其保護狀況和文物價值都夠得上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標準,所以布達拉宮于1994年5月被列為“世界文物遺產(chǎn)名錄”。
五、周邊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中心,其周邊不足3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大昭寺、小昭寺、下密寺、八廓街、羅布林卡、西藏博物館、西藏圖書館等景觀,就布達拉宮附近而言,前有布達拉宮廣場,后有龍王潭公園,西南邊有藥王山,可以說布達拉宮周邊真是景點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