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于1997年,得名于三國時期,國內主要淡水養殖魚類,湖北著名特產,鄂菜的當家美食
武昌魚是國內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鄂州被稱為“武昌魚的故鄉”。圍繞武昌魚,鄂州的飲食文化方面產生的歷史典故、佳肴美食不勝枚舉。
武昌魚,得名于三國時期。東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孫皓欲從建業遷都武昌。左丞相陸凱上疏勸阻,引用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句話。于是,武昌魚漸為人所知。
此后,歷代文人留下了諸多與武昌魚相關的詩詞。如唐代岑參的詩:“秋來倍憶武昌魚,夢魂只在巴陵道。”宋代蘇軾的詩:“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到了1958年,毛澤東主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詩句廣為流傳,這才真正使武昌魚蜚聲海內外。
1965年,武昌魚被正式定名為湖北地方味菜肴,成為鄂菜的當家美食。鄂菜大師們則繼承和發揚了歷代名廚的烹調技藝,以湖北的土特產為配料,制作出清蒸武昌魚、豆豉武昌魚、剁椒武昌魚、風干武昌魚等上百種不同風味的佳肴,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清蒸武昌魚。如今,武昌魚美食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極為受歡迎。“鄂州武昌魚”的圖形標志已經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已經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核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