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E華星店是最早裝備IMAX商業影廳的影院。2010年,IMAX 3D影片《阿凡達》上映,華星店火了一把,先后創下了66萬、67萬、71萬的日票房記錄。2015年二次改造后,被無數資深影迷奉為北京IMAX示范單位。 加拿大發明的IMAX,是世界市場上最出名的巨幕系統。其中畫質最好的要數IMAX膠片版,全世界共37家,大陸目前沒有;其次是IMAX激光版(也是數字IMAX的一種),分辨率4K的成像非常清晰,3D 的亮度能達到14FL,投影畫面大小和膠片IMAX差不多,甚至可以更大,可以說是重現了膠片版的輝煌,大陸僅有的四家分別在東莞、哈爾濱、遼寧、昆明;國內常見的是IMAX普通數字版,屏幕增益僅有激光版的一半,使用雙機2K+2K拷貝,投射出來清晰度最高為2.9K,亮度和清晰度比激光版遜色不少,離官方宣傳“水晶般清晰的畫面”存在一定差距。 IMAX原則上只放映IMAX拍攝,以及經DMR(IMAX的數字原底翻版技術,對原版電影畫面、聲軌進行處理)轉制的電影,對片源限制較大。而且IMAX拍攝成本較高,國產電影目前僅有姜文的《一步之遙》、管虎即將上映的《八佰》等少數幾部用IMAX拍攝,《一代宗師》、《歸來》等為數不多的國產IMAX電影僅是DMR轉制;不同IMAX機拍出來的電影,在不同IMAX廳播放效果也有差別。即便如此,IMAX在國內依然擁有非常龐大的觀眾群體,2017年偏愛IMAX膠片的諾蘭,推出《敦刻爾克》IMAX 70mm膠片版,1.43:1畫幅,以近似18K的超高清分辨率把畫面接近完美地呈獻給觀眾,中國發燒友們就算飛不到曼谷膠片影廳,也要搶到激光廳的票,就連三、四線城市的青年,也直奔當地最大最好的IMAX數字影院,可謂IMax膠片的一大盛況。 北京目前僅有IMAX普通數字廳。UME華星店2015年裝修后,換了椅子和巨幕,23m*14m的屏幕又大又亮,效果和盧米埃長楹天街的IMAX廳不相上下。UME華星imax廳大約第G-K排的畫面包圍感較強,而K-N排既減弱了壓迫感,聲效也恰到好處,K排16-20座是最佳觀影位。稍靠前一點的F排設位少,兩邊的位置非常開闊,抬頭看銀幕舒服,可以列入候選位。 影城5個影廳都采用美國STRONG牌放映機、巴可2K清晰度數字放映機、杜比數碼SRD、DTS等系統還音設備;座位是高坡度無遮檔、低視點及寬排(120cm)距座椅設計,觀眾可自行調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及專用坡道,普通廳的體驗感也不錯。 影城離地鐵較遠,但周圍的公交線較多,門前有60個停車位,還算便利。 此外,UME雙井店的DMAX中國巨幕設360個座位,其中25個VIP坐席,觀影效果優質,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