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酒吧隱匿在南鑼鼓巷附近的東棉花胡同,它成立于2006年,是北京最早一批文藝青年們喝酒聊天聽歌的據點。11年來,MAO停業、麻雀瓦舍關張、D22倒閉……江湖是為數不多存活下來的現場之一。江湖的舞臺上曾經站過很多音樂人,當時他們還并不知名,布衣樂隊、耳光樂隊、腦濁樂隊、小河、宋冬野、馬頔……他們都曾是江湖酒吧的表演嘉賓。陳升也曾在江湖酒吧為樂迷演唱。 江湖酒吧和DDC在很多方面都比較相似,這是因為DDC的創始人正是江湖酒吧曾經的合伙人之一。江湖酒吧由四合院改建而成,最顯眼的莫過于大門門楣上的招牌,木質的匾額上雕刻著“江湖”二字。一進入酒吧,濃厚的文藝氣息就通過厚重的木質桌椅、老舊的中式梁柱以及遍布整個空間的中國紅中流露出來。不似DDC有一個單獨的演出區,江湖酒吧的各個功能區沒有進行太多細分,舞臺很小,在擺放了架子鼓、麥架之后,樂手在臺上基本沒有太多活動的空間,這也決定了江湖酒吧的演出偏“靜”,以民謠、爵士、藍調為主,偶爾有世界音樂的表演,演出票價不高。 也許是為了維持生計,江湖酒吧在酒水上存在疑似“強制消費”的行為,樂迷購票入場后,有時會出現服務員反復拿著酒水單到面前詢問點單的情況。另外,演出一般在晚上九點半開始,如果顧客在九點半前到店買酒消費,而沒有購買演出門票,那么乘客只能在九點半之前離場,如果想要繼續在店里坐著,需要購買演出現場票。因此,如果你只是想找個地方喝酒,并不想花錢看演出,江湖酒吧并非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