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胡潤評出的中國最佳國際學校之前,包玉剛實驗學校早已憑借極致的全人教育在滬上風靡甚久。此外,在極高的入學門檻加持下,包校在家長心目中幾乎被捧上神壇,成為上海民辦學校中的最大熱門。
包校的辦學歷史并不很長,為紀念華人船王包玉剛,包氏家族于2007年成立了這所學校。學校提供從小學1年級到高中12年級的一貫制教育,共有三個學部,分別為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小學部(1-5年級)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長寧區,初中(6-8年級)和高中(9-12年級)位于新虹橋校區以及上海松江區。
作為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包校收到的所有學費、捐贈,全部投入到日常營運及更新建設上,因此包校的環境設施與高額學費還是比較匹配的。以松江校區為例,學校位于充滿歐式風情的泰晤士小鎮,校舍設計由英國建筑師操刀,觀感陽光大氣。體育設施配備完善、先進齊全,包括田徑跑道、足球場、室內體育館、擊劍館、地下體育館及室內泳池,藝術教室則囊括了三個劇場、三間藝術教室、一間陶藝室、一個設計實驗室、五間音樂教室以及一間舞蹈室。
包校的課程框架融合了中國及國際教育的特色,1-5年級的學生學習上海課程,以上海市二期課改課標為基礎;“上海+”課程面向6-8年級的學生,這一包校特色課程由上海課程與英國國家課程結合而成;升入9年級,學生們開始學習為期兩年的IGCSE課程,在這一年,中國學生還需要參加包校自主命題的升學考,通過的學生可以取得教委認證的初中畢業證書;11-12年級的學生則需要投入到IBDP課程的學習中。值得一提的是,包校將中外籍學生混合編班、中英文同堂上課,在雙語學校中,這種舉措并不常見,據包校介紹,這是為了促進文化交流,增強中西互學。此外,從9年級開始,85%以上的課程都以英文授課。
在素質教育上,包校不愧為個中楷模,對學術成績的重視程度相對其他學校較輕,相反更在乎學生的“全人發展”。包校不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所有學生都需要上包校特有的品格教育課。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體育以及課外活動,包括藝術、音樂以及學生社團;由家長與老師共同組建的家校協力會(PTA)更會定期碰頭,整合家長的資源優勢,盡力為孩子們舉辦內容豐富的活動。
寄宿是包校生活的一大特色。在告別小學之后,初中部、高中部的學生可以選擇在校寄宿,也有部分學生選擇每日走讀。學生宿舍樓內設有音樂練習房、活動室、廚房、游戲室、電視房及學生中心,每層樓都至少有一間教師公寓,方便管理。
2017年,包校迎來了第一屆畢業生,首次亮相沖擊世界名校,名單中不僅有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幾所藤校,加州系的洛杉磯分校、伯克利分校也向包校學子伸出了橄欖枝,英國方面更有牛津大學的offer加持,可以說包校的首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8年,包校的第二屆畢業生同樣成果斐然,受到了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名校的青睞。
學費:
武定校區
1-5年級:78000元/學期
虹橋校區:
6年級:95000元/學期
松江校區:
7-9年級:95000元/學期
10-12年級:105000元/學期
*學費可能有所變動,以學校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