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的“若定是金鋼,即為名相;定是常住,即為方所”是“方所”二字的典出之處,創始人毛繼鴻借之為名,有著濃濃的以此明志的意味。雖名為書店,但方所已遠遠超出了書店的定義,它整合了書籍、美學生活品、植物、服飾、展覽空間、文化講座和咖啡于一體,成為當下中國極具代表性的公共文化空間之一。
2011年,方所旗下首家門店開業于廣州,一經創辦,各種獎項便蜂擁而至。權威級生活方式刊物《Architectural Digest》(美國版)評選其為全球最美15家書店之一,德國 iF Design Awards、日本Good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等諸多獎項使方所不僅在國內名聲大噪,在世界范圍內也小有名氣。2015年,方所團隊踏入山城,開出全國第三家門店,為重慶的讀者又增添一處閱讀之地。
方所在室內設計上見解獨到,將當地特色與書店環境結合得恰到好處。例如成都方所就如藏經閣一般,而重慶店的設計則融合了山城元素,書店錯落婉轉,仿若坡坡坎坎的縮影:立柱粗壯不一又稍帶傾角,書架高低錯落,階梯和坡道密布。書店雖是通層,但以上諸多設計又使它有著極強的層次感。圖書區的燈光算不上明亮通透,但在為讀者送去光亮的同時又顯得十分寧靜,絲毫都不刺眼。極致的環境設計下,方所也有著絕佳的閱讀氛圍,每一處階梯都會成為讀者的棲身之處,淡淡的書香之中,入耳的僅是悉窣的翻書聲,在喧鬧的觀音橋,能找到這樣一個寧靜的地方,實屬難得。除了圖書區域之外,方所還有服裝區、飲品區、美學區及小型展覽區,各區域未做明顯隔斷,但又自然地與圖書區域分開,融為一體卻又互不干涉。美學區內的創意精品也會收到不少文青的親睞,它們的制作工藝精良且都帶著鮮明的個性。
在規模上,方所自然是業內翹楚。重慶店占地約2400平,圖書區域有1500平,14萬冊書籍涵蓋了4萬多種圖書。人文、藝術、社科、生活等等品類均在其中,當中不乏外文及港臺版書籍。其中,位于店內大坡道旁的文學品類最受讀者垂青,它的分類細致,中國現當代、中國文學總論、日本、歐洲、英美、詩歌被一一單列出來,為讀者找書提供了極高的便捷性。相較于大部分書店,方所并不會將販售量較高的雞湯書籍擺在顯眼位置,這也是其能夠位居榜單頭名的原因之一。
方所策劃的文化活動同樣是書店的一大亮點。數百平的展覽區每周都會舉辦各式大大小小的活動,涵蓋了講座、展覽、簽售會等諸多形式。重慶店就曾邀請過馮唐、馬家輝等知名作家前來講課。書店舉辦的展覽展題大多視角獨特,新意十足,還曾舉辦過朗讀者等互動性極強的體驗活動。關于方所的相關活動信息,一般會提前公布于官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