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聚客能力為蘇州景點評級,拙政園、獅子林等聞名遐邇的景點,并不能輕易拔得頭籌。遠離市中心的太湖、陽澄湖、陽山等地,擁有秀水明山的俊美景致,更能吸引留戀自然風光的旅客,兩者各有千秋。然而依山傍水的環境,孕育出的大閘蟹、鰣魚、銀魚、白蝦等無數天然食材,成為了后者的吸客利器,這也使蘇州大部分民間餐飲資源選擇在此聚集。僅太湖金庭鎮一地,就有逾兩百家餐廳經營,規模不言而喻。
位于蘇州東部、昆山西北的陽澄湖,素以大閘蟹聞名。這里的蟹背殼青灰,肚臍晶白;蟹腿細悍,根根挺拔;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桌面能以八足獨行,被當地人總結為“背青、肚白、毛黃、爪金”,辨識度極高。加之養殖水域溶氧適度、有機質豐,使蟹肉的氨基酸含量遠超同類蟹種,味道鮮甜有加。受產量限制,陽澄湖大閘蟹早在2000年就開始了供不應求的狀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開始出現。2011年,央視更是大規模報導陽澄湖大閘蟹的市場亂象,一度讓閘蟹的形象跌入谷底。時至今日,陽澄湖大閘蟹的熱度已不復當年,但目前市面銷售的閘蟹依舊真假難辨。因此想吃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還得到產地尋覓。
2005年落成的淺水灣商業街,是陽澄湖半島度假村的飲食聚集地之一。數十家外表大同小異餐廳沿湖畔一字排開,每逢假日都為爭奪食客而展開混戰。其中脫穎而出的品鮮村農家樂,憑借著優秀的餐品及細致的服務,贏得大批游人旅客的稱贊。人氣與口碑極佳。
蟹是品鮮村農家樂的主角。體態飽滿的大閘蟹,十字捆緊下鍋蒸煮,出爐后拆出蟹腿、鉗肉及蟹黃等,以蟹醋、黃酒蘸食,馥郁鮮味無需贅言。喜蟹之人絕不拘泥于清蒸,面拖蟹、炒年糕及香辣蟹等制法,同樣能讓肥美閘蟹滋味盡絕。餐廳以“六月黃”雄蟹為主角的面拖蟹味道最佳。這種出欄于夏至前后的蟹,剛經過第三次脫殼,以“殼薄、肉嫩、黃多”著稱。制作時將蟹劈半后利用面粉糊上切口,下鍋油煎至定型,與料酒、毛豆、姜醋燜焗,最后落入面糊與蟹塊拌勻即可出鍋。軟綿的蟹殼沾滿膏香味濃的面糊,與鮮爽彈脆的毛豆入口,各種滋味交織迸發。毛蟹炒年糕則是江南人飯桌的家常菜式,將煎好的蟹與年糕、糖、醋及老抽等悶煮翻炒,出品有著糖重色豐的賣相,蟹肉鮮美嫩滑、年糕韌糯香濃,口感出彩。
一道簡單的醬爆螺螄,是這里能與閘蟹媲美的大菜。個頭飽滿的螺螄,與濃郁燒醬大火悶燒,并以辣椒丁提鮮增辣,咸辣充盈、美味好嗦。“太湖三白”中的白魚,在這里也頗受歡迎。纖長的魚身以開屏狀裝盤,放上姜片、長蔥、豉油清蒸,經典的太湖美味便得以呈現。不過白魚屬淡水魚,體內細骨甚多,食用時需多加注意。其余人氣菜式還有蘆葦根炒肉絲、銀魚炒蛋、自制黑豆腐、砂鍋土雞湯等等。
然而,想要嘗到色味俱佳的農家美味,并非隨時赴店即可實現。以大閘蟹為例,每年的九月、十月是當地公認的食蟹季節。此時的蟹,蟹體肥壯、蟹膏肥美,口感最為上乘。螺螄在清明前后食用最佳,飽滿螺肉嗦食輕易,入口沒有細卵磨口的膈應感、口感純粹。若不及時令到店用餐,建議聽從店員推薦,點選當季熱門菜式。
出色完備的服務,讓餐廳賺足口碑。店員會詳細推介人氣菜式及時令須知,并會在餐后了解菜式口味是否合適,力求讓人吃得安心。加之寬敞明亮的用餐環境,供應充足的餐席、包廂,讓這里成為家庭、商務聚餐的最佳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從市中心以公交方式抵達餐廳耗時極長,建議顧客自駕到店,車輛可停泊在餐廳旁的公共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