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老北已從“餃子館”升級為“酒樓”。店內裝修風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粵式早茶檔,不過顧客、多數店員都操著東北口音,不可小瞧,這家不起眼的店鋪已營業24年。
酒樓蔬菜選自東北本地,并對空運食材進行標注,是否為空運很難考證,但品嘗過后即可發現,店內蔬菜確實新鮮。炎炎夏日飽嘗一碟旱黃瓜沾醬大為過癮,小蘿卜也很水靈,它將在精品大拌菜中登場。香嫩的韭菜被雞蛋襯托才更出彩,最為推薦韭菜盒子,其餡料飽滿,面皮焦黃,口感酥脆并均勻。不過最好不要貪食,韭菜促進腸蠕動,引起腸胃不適可就糟了。
豐富的蔬菜品類充分凸顯寒溫帶農業特征,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從哈市進貨,當然也要有些“洋氣”食材,紅腸就是其中之一。紅腸原名立陶宛灌腸,20世紀初由俄商引入哈市,現在被認為是東北名片之一。紅腸肥肉不多,或許是由于加入淀粉,其口感柔軟,最明顯的特征是擁有濃郁的煙熏風味和些許蒜香。初次嘗試紅腸的消費者不妨直接點一盤熏醬拼三樣,其中的哈爾濱風味干腸近似于咸味版的廣式臘腸,非常符合北方飲食偏好,至于松仁小肚,則無功無過。
無酸菜,不東北。若想在鵬城老北過一把“酸菜癮”,則要看運氣,某些時候,店家出品驚艷,有時則近似于蔫白菜。此為珠三角東北餐廳通病,南方氣候不便自制酸菜,而東北本地生產商工業化程度低,多采用自然發酵,品控堪憂,在幾座全國性城市中,北京的酸菜口味其實最佳。
鍋包肉有多種“版本”,酒樓出品色澤金黃,屬于不放番茄醬的那一類,其裹糊有時不太均勻,不過口感倒是酥脆,一人獨食,臉頰會有些勞累。味覺方面也較為穩定,彰顯酸甜合一風格,其甜味稍盛。此外,酒樓的肉品也比較出色,均為精瘦里脊,絲毫不會膩口。
鵬城老北方酒樓的服務水平有些“東北式”粗放,有時會忘記給客人上茶。正餐時,酒樓追求翻臺率,某些店員語氣死板,對服務品質要求高的顧客可能會認為自己受到冒犯。此外,酒樓附近停車位被叫緊張,自駕就餐可能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