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是清朝規模最大的王府,也是如今唯一對外開放的清代王府,國家5A級景區。恭王府之名來源于其第三位主人,道光皇帝的第六位皇子,清代著名政治家恭親王奕欣。但更為人熟知的是其第一位主人,有“滿清第一貪官”之稱的和珅。從1776年和珅所處的的乾隆盛世,到民國初年被恭親王的孫子賣給教會,恭王府是清朝由盛轉衰的見證者,“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中國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的這句話大概是對恭王府最好的概括。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側柳蔭街,是基于和珅府邸的建制,以僅次于皇帝的最高規格改造而成,王府共由府邸和后花園兩部分組成,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大小建筑超過30間,是除故宮之外,北京城里最能感受古代達官貴人生活的景點。 恭王府前半部分的府邸可以分為中、東、西三條線路,每路建筑主體均為工整的多進式四合院。東路主要建筑有樂道堂和多福軒,其中樂道堂是恭親王起居的地方。中路的銀安殿和嘉樂堂是全府最威嚴的建筑,主要作為祭祀和節慶等重要事件的舉辦場所,因此中路的建筑高大肅穆,灰色墻體托起綠色琉璃瓦,是親王身份的象征。西路的主要建筑是錫晉齋和葆光室,以小巧精致著稱。值得一提的是,錫晉齋是和珅仿照紫禁城里的寧壽宮而建,因此成了其被賜死的二十罪狀之一。這也側面反映出錫晉齋規格之高,是該府邸中的建筑代表作之一。恭王府內的建筑群功能豐富,多寶閣、楠木隔斷,仙樓、神殿、室內園林、真假門、書閣、太師壁、萬字炕等等,各廳堂的室內空間劃分靈活多樣,能不時給游客一些意外之喜。恭王府建筑中的內檐裝修和雕刻花紋也十分精良,可惜大部分并沒有很好的保留下來。 后罩樓是府邸和后花園的分界,這棟將整座府邸托罩起來的建筑長達160余米,兩層一共108間房,俗稱“99間半”,規模之大在清代王府中僅此可見。更妙的是,后墻上層的44扇窗采用了什錦雕花設計,形狀上總體呈左右兩兩對稱,有蝙蝠形,卷軸形,錢幣形、葫蘆形,花瓣形、蝴蝶形等超過二十種形狀,每一扇窗戶的雕刻都十分精細,值得游客在此好好端詳一番。這里也是貪官和珅藏寶的重要地點,據說嘉慶皇帝查抄和珅府邸時,光在夾縫墻中就找到了數萬兩黃金。 恭王府的后花園又名錦翠園,布局上與府邸對應,也大概可以分為中、東、西三路。但后花園撇開了府邸的威嚴,園中山石環伺,古木參天、亭臺樓榭一應俱全,清水點綴其間,觀賞性和皇帝御花園相比也不遑多讓。園內主要景點有西洋門、獨樂峰、蝠池、湖心亭、滴翠巖、安善堂、牡丹園、退一步齋、梧桐院、蝠廳等。其中西洋門顧名思義,是西洋風格的漢白玉拱門,也是進入后花園的正門。滴翠巖下的秘云洞中,有康熙御筆“福”字碑,有“天下第一福”之說,是游覽恭王府不可錯過的景點。 由于恭王府位于后海西畔,景區周邊不乏北京傳統的建筑和景點,后海附近還有很多北京地道小吃,逛完景點后不如在附近隨意走走,更深刻地去感受老北京獨特的歷史氣息。 開放時間: 周一閉館 旺季(4-10月):8:00-18:30(停止入園時間:17:00) 淡季(11-3月):9:00-18:30(停止入園時間: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