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最后一峰,海波300.8米。在舊志《南岳記》中,記載著“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因而得名。作為自然景觀而言,岳麓山雖不算優秀,但其依江面市,自古以來便有不少騷人墨客到訪,保存著大量人文景點:包括有岳麓書院(歸屬湖南大學)、愛晚亭、麓山寺、云麓宮、禹王碑、新民學會舊址等等。相比現在聲名鵲起的橘子洲,岳麓山其實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充當了古城長沙的自然景觀標志。
愛晚亭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歷經千年而不變色,展示出中國古詩詞的唯美。岳麓山是著名的賞楓勝地,與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齊名,游客在愛晚亭也能感受詩句中的風韻。不過,愛晚亭并不是因為杜牧在此寫下詩句而得名,而是清朝湖廣總督畢沅聯系到《山行》而將紅葉亭改名。這座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愛晚亭,與安徽滁縣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1695)并稱中國四大名亭,遠近聞名。從古至今,該亭便得到了數次修復。解放后,毛澤東受當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的邀請提書亭名。因毛澤東青年時期常與好友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指點江山,所以他也愉快地接受了請求。之后,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愛晚亭還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征復刻于鹿兒島市,可見其歷史地位。
到訪愛晚亭的游客眾多,建議讀者感受一下歷史氛圍即可。畢竟深秋時期,“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觀賞風景并不只局限于愛晚亭。
麓山寺
麓山寺別名“岳麓寺”、“慧光寺”、“鹿苑”、“萬壽寺”,由敦煌菩薩笠法護的弟子笠法崇創建于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是佛教入湘最早的寺廟。萬歷年間,為彰揚麓山寺的功績,明神宗賜名萬壽寺。民國初,寺廟改回原名。
寺廟周圍有清風峽、白鶴泉等景點環繞,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美譽。在1700多年的歷史中,寺廟曾六度被毀,最近一次毀于日軍戰火,僅山門和藏經閣得幸存留。現寺廟早已修復,有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齋堂等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麓山寺最珍貴文物之一,由唐代大書法家李邕撰文并書的麓山寺碑,是我國著名的唐碑,對后人書法影響較大。比如宋代蘇軾,米芾便稍襲基法,明董其昌稱贊其“右軍如龍,北海如象”。麓山寺碑在清咸豐年間移嵌于岳麓書院,現有專亭保護,但因時代過于久遠,碑面風化問題明顯,部分斷裂。
云麓宮
云麓宮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是道家第二十三洞虛福地。云麓宮曾多次被毀,最近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現如今的云麓宮主體是由呂祖殿、祖師殿、三清殿構成的三進院落,周邊古木參天,十分適合游客品茗休息。
地處岳麓山顛的云麓宮有十分著名的望湘亭,游客憑欄遠望,可以領略“直登云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的壯闊景色。
索道游覽
對于想要“偷懶”的游客,可以考慮乘坐索道上山。岳麓山有東門、南門,如果從東門上山,基本沒有景點,所以乘坐起點設立在東門的索道是不錯的選擇。游客在乘坐索道時可飽覽岳麓山風景。需注意的是,索道水平距離有一千一百多米,坐完全程需要至少25分鐘,同時因為其略顯“簡陋”的敞開式設計,索道之旅對不少游客算是不小的挑戰。
信息參考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8:30-17:00
索道:上行30元/人;下行25元/人;全程套票50元/人
開放時間: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