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考最低錄取分數線:
2017:434(A、C)、436(D);2016:439(A、C)、441(D);2015:439(A、C)、440(D)
近三年高考重點本科率:
2017:約95%;2016:94.09%;2015:89%
深圳中學是學霸的天堂,在高考中,學生們的任務是在全省拿名次。按平均數據算,最近五年,廣東省清華、北大名額中10%是由深圳中學收割。不過深中最知名的校友也許還并不在北大清華,而是馬化騰和其他幾位騰訊創始人。
深中歷史悠久,高中部創立于1955年,1983年被評選為當時市內唯一一所省重點中學,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一旦出現省、國家級別的高中排名榜單,鵬城人首先會看深中名次。狀元、高分選手為家長們提供了豐富談資,對學生而言,深中則為他們提供了各種選擇,讓同學們提前體驗了3年大學時光。
學校的課程設置充滿創意,分為三種課程體系。標準課程體系最守“本分”,致力于服務高考。實驗課程體系聽起來像是“重點班”,但其實更適合想要謀求“全面發展”的學生,該體系細分為高考方向與出國方向,前者在高一階段可選擇三門興趣課程;走出國路徑的學生則能在高一選擇2-4門興趣課程,高二、高三階段全程學習AP課程,此為教改遺留問題,目前“國際部”政策正在縮緊,深中的對策是將“國際部”隱藏在“非國際部”內。
想走普通高考路線的學生該如何選擇?全看個人。實驗體系高考班較為推崇素質教育,標準體系則管得更嚴。此外,榮譽課程體系專為學霸設計,體系內班級依學科而分,入學途徑為自主招生和競賽生。學神們的目標是為校爭取常人無法觸及的榮譽,深圳中學擁有深圳最完備的競賽培養機制,其競賽金牌教練達30余人,僅在五大學科中,學校就累計斬獲10枚國際級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其它國內、外獎項更是傲視群雄。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在校生均可報名競賽,如果是以拿獎為目的,則需在高一階段就與教師溝通。
深圳中學自由而“松散”,學校內有小賣部,學生們可以在校內“合法”使用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宿舍內也相應配備了插排,東校區WIFI全覆蓋。對于寄宿學校而言,這是不可多得的福利。在普通場合下,深中學也不需要穿著校服,教師們對學生發型也沒有苛刻規定,不過最吸引學生眼球的,還是學生們的自主權。
“學生議事會”歷史悠久,凡是涉及學生管理的條例,均需議事會討論通過后方能生效。學校食堂曾因不滿意率達到66.7%而被議事會“彈劾”,不過學校以違約成本太高而否決該項決議。經過多次“三方會談”,食堂最終保證,一旦菜品中昆蟲數量達到上限,就需要向學生賠款。此番事件告一段落,不過從側面也能看出深中飯堂出品一般,因此叫外賣者大有人在,深中與食堂的合作關系即將到期,屆時飯堂水準能否改善,還有待實地考察。議事會也有“大獲全勝”的戰歷,周六、日能在學校留宿就是議事會全力爭取的結果,學校正是通過這種學生自治方式來培養公民意識。
寬松的管理還體現在其它方面,比如學生們在高二、高三可挑選中意的伙伴組成宿舍,熄燈時間也可申請延后1小時,晚自習時并不會有專責老師進行監管。家長們認為這種管理體系不利于學業,也有人詬病學生成績兩極分化,不過高重點率似乎讓人無話可說,2000年以前,深重曾連續六年蟬聯深圳高中重點率之王,彼時重點達線率就已經達到70%,最近五年,其綜合重點率甚至升至95%,深中幾乎毫無弱點可言。實驗高考班的學生如果自認為自覺性差,不適應寬松的環境,還可以主動申請轉入標準班。
近幾年,深中校長的更替頻率比日本首相還要高,這使得學校政策、規定不太穩定。此前深中曾兩度打破行政班級,推行與北京十一學校相似到的走班制,這一政策可能會再度降臨深中,教委已經發文,深圳中學是“走班選課”的試點學校。
高一、高二階段,深圳中學不會設立重點班,高三備考階段課程體系將被打破,學生們將會搬至西校區專心備考,屆時豐富的課余活動都將不復存在,學生們戲稱之為“歸西”。高三重點班數量不定,大多情況下文、理科重點班各為兩個。最近三年,深圳中學每年招收A、C、D類考生約830人,其中自招名額為120人,深中初中部、雅迪學校、福田外國語、麒麟中學的“中簽率”較高。與許多公里高中相同,深中的住宿費為450元/月,高一、高二階段在東校區入住,以“上床下桌”的6人間居多,條件不佳,不少學生戲稱“比高級中學還爛”,西校區條件較好,但只有高三學生、部分高一女生能夠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