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考最低錄取分數線:
2017:435(A、C)、435(D);2016:439(A、C)、441(D);2015:440(A、C)、441(D)
近三年高考重點本科率:
2017:約95%;2016:95.24%;2015:92.6%
狀元們的另一個搖籃,與其說它“外表素質,內在應試”,倒不如說它正處于素質教育模式轉變期。
深圳實驗學校是深圳成為特區后所成立的第一所公辦高中,曾在政策方面受到不少眷顧。初期,深圳實驗比現在更古板,校方以提供“只讀圣賢書”的圣地為目標,校園里沒有個體商戶。為了凸顯集體主義,早在深圳尚未統一發放中學生服裝時,深圳實驗就率先擁有了自己的校服,經典活動井岡山下鄉之旅亦始于香港回歸前。早在1992年,校方就提出了雙軌制教師職稱,以業績評定等級,老師們對高考異常重視。深圳實驗的重點率、重本率始終保持在高位,2013年深圳實驗的重點率達到88.07%,位列全省第一,也是當時深圳高考史上的最高重點率。
2007年之后,新校長管理深圳實驗,學校也開始轉向素質教育模式。學校的社團數量已經達到50個左右,像其他高中生一樣,深圳實驗的孩子們對日系動漫很感興趣。選修課程也開始走進高中課堂,其類別在數年前就已經達到40多門,按照校方的期望,有朝一日深圳實驗的選修課數量將與高中普通課程數量相同。井岡山之行繼續保留,除了緬懷先烈之外,活動重心還包括與當地學生同吃、同住、同勞動。
實驗學校沒春、秋游,不過每年春、冬還會舉行更為盛大的校園活動。“十大歌手”將在藝術節中隆重登場,不可小視,某些歌手甚至擁有粉絲團。科技節能讓怪咖學霸們一展身手,體育節則更接近于“全民參與”,目前學校每隔三年會舉辦一次開幕式,盛大的場面令許多學生終生難忘。此外,學校的校刊《雨季》被評為全國百佳,電視臺時而出品高質量視頻,其剪輯水平足以秒殺某些“10萬+”微信公眾號。
多樣的活動并未對成績產生不利影響,近五年學校重點率持續攀升,已從2014年的90%攀升至2017年已高于95%。作為曾培養出12位狀元的名校,深圳實驗總能有牛生進入全省前100。雄厚的師資力量功不可沒,高中部特、高級教師占比接近70%。競賽方面,實驗學校不如深圳中學,不過斬獲依然豐碩,共有300多人次在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省、市級獎項多達一千多人次,更是連續數次蟬聯青少年世界機器人世界杯大賽冠軍。
深圳實驗并不張揚,不過有時也會搞出轟動新聞。許多人不知道學校的合唱團和管弦樂團曾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和悉尼歌劇院參與演出,相比之下,喜獲17份美國著名學府錄取通知書的“史上最牛高三生”更為人津津樂道。無法衡量牛生們的出彩表現是否由于天培養,畢竟深圳實驗的分數線并不低,而入選香港小姐、澳門小姐的實驗畢業生們,則或許是完全憑借先天優勢而走向人生巔峰。
深圳實驗室寄宿學校,其宿舍質量在深圳排在前列。雖然沒有獨立衛生間、淋浴間,但各房均為4人間,并且床鋪下部為課桌,加上空調的配備,實驗學校的住宿條件活像加強版的大學宿舍。學校每晚會安排3小時用于自習,不過熄燈后也有“開夜車”的學生,可見深圳實驗活動多,但學習任務也比較重,正是由于緊湊的學習計劃,實驗學校才常能在模擬聯考中出于領先地位。
學校班型比較多樣,除了重點班外,還有更牛的實驗班和素養班。高一分班考試難度很大,約有1/3的學生會被分如平行班;逆襲機會在高一下學期末,二次分班會參考高一歷次成績,屆時重點班數量約占1/2,素養班、實驗班數量分別為20%、10%,剩余學生將被分入平行班。深圳實驗學校有重視高考、追求應試能力的傳統,各班型間成績差距較大,“神童”們主要集中在素養班,實驗班實力次之,而重點班的學生若能擠進年級前50,就已算是優秀水平。
深圳實驗學校的理科生更多,幾乎是文科生的5倍,不過學校文科實力不弱,其高考重本率有時優于理科,在模擬聯考中,有時全員能夠進入深圳市前500。身為名中之一,實驗學校文科不如深外,競賽成績不如深中,但實驗最“平實”,似乎所有的孩子都很適合就讀這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