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老牌名校三杰之一, 相比其他兩所來說,文德路小學的優勢在于更加開放自由的校風,和更加完善的硬、軟件校園建設。 走進校本部即可看到,在風雨長廊的宣傳欄上,沒有呆板的管理規章和空洞的宣傳畫,而是成了各科組、班級乃至孩子個人的“大秀臺”,有班歌比賽風采展、征文比賽優秀作品、數學手抄報、學生書畫展……文德路小學的文化宣傳欄為所有師生開放,孩子如果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眾,比如繪畫或輪滑,都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在此辦個人風采展。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學校在全市率先舉辦少先隊代表大會,每兩年一屆,征集全校師生對學校管理的提案,“周三便服日”即是學生代表的獻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文德路小學最重視的課程之一,每兩周各班都會上一節心理健康課,除了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還會進行沙盤、搭積木等游戲,在游戲中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心理教育的師資除了有學校的專職心理教師,還會通過引進高校專業機構,邀請教科所的心理專家來校作個性化輔導。 學校還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57門選修課程,如迷你高爾夫球、擊劍、體育舞蹈、武術、田徑、合唱、管樂、舞蹈、小主持、戲劇、無線電測向、機器人、茶藝、扇面畫、書法、剪紙等。選修課的師資由三部分組成:學校老師、外聘教師以及家長志愿者,外聘教師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選修課目前一周一節,采取項目制的培養方式,讓孩子帶著任務學習,與傳統課內學習形成互補和共融,據校方透露,日后打算把選修課變成一個小時的長課。 許多定期舉辦的活動節也非常熱鬧,如3月的新春音樂會,除了讓假期自學音樂的孩子們擁有展示平臺,學校也會趁機進行音樂會禮儀培訓,例如怎么互動、如何鼓掌、如何著裝等;還有4月的讀書節、5月的科技節、12月的外語文化節等等。每次的活動都被校方定位成跨學科的學習,如開展班歌比賽,孩子們需要進行服裝挑選、音樂挑選、踩準節奏、演出配合等工作,這對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情緒的管理,都多有益處。 豐富的文娛活動也培養了一批素質極高的牛娃,體育、科技、藝術、田徑、游泳、舞蹈、管樂、機器人和電腦繪畫校隊屢次獲獎,無線電測向隊近年來進步神速,奪下數座獎杯和團體第一;合唱團也多次登上奧地利金色大廳,摘取世界合唱團兒童組桂冠。 另外,雖然學校運動場僅有兩個籃球場大小,但文德路小學依然積極開展體育鍛煉。近十年來的每天早操后,全校學生都會分批在操場堅持20分鐘的蛇形跑,這也讓文德路成為了全國陽光長跑先進單位。學校配備室內恒溫游泳池,游泳學習班全年接受報名,費用約350元/月,放學后家長可直接帶孩子去游泳館,學習時間每次1小時。 大量的課外拓展活動并沒有影響到文德路小學的應試課程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拔尖的師資。學校教師團隊中,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學歷的老師占了70%以上,其中不乏特級教師、南粵優秀教師、東教新星和區學科帶頭教師,多次獲得全國、省市、教改科研論文獎,特別是英語教學尤為出色。不過學校并未實行減負,功課安排比較多,剛入校還沒適應節奏,寫字慢的新生可能會覺得課業壓力較大。 令家長省心的是,文德路小學配有獨立睡覺區域,與課室一起都裝了空調,睡室里布置了聯排的床墊,學生自己帶枕頭和被子即可;學校還提供早、午餐,無需自帶飯盒,菜色和口味都不錯。從2017年10月開始,文德路小學開始實施越秀區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課后托管服務,該項服務由政府財政資金補貼(2元/天/學生),不收取家長任何費用。目前僅針對一、二年級開展,可由“樂伴A+教育”全權負責托管到17:00,未來將推廣到一到六年級。每次報名托管至少以一個月為單位,月末沒有提出取消申請則視為續報一個月。 初中派位不佳可能是文德路小學最令家長猶豫的缺點,六個派位學校中只有省實和十六中比較好,其他幾所均非常普通,大部分文德路家長都在為自考民校做準備。 目前,文德路小學有3個校區,分別是校本部(位于文德北路77號,市一宮與中山文獻館之間),東校區(萬木草堂南側),南校區(文德路19號)。其中校本部目前是3-6年級學生在讀,南校區1-2年級學生,東校區面積較小,僅作為學校的功能場室。兩個校區的老師都是統一調配,只有個別老師需要跨校區教學。不過,2017頒布的《文德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表示,將騰退文德路小學,拆除學校臨街建筑,結合操場改造形成一處開放式藝術中心前廣場。搬遷后的文德路小學將會變成兩個面積更大校區,地處文德路東西兩側,步行時間約5分鐘左右。家長無需擔心購買的學區房會貶值,搬遷后的文德路小學不僅會保留之前的劃片區域,還有可能擴大招生片區。 文德路片區樓齡較高的樓梯樓也不便宜,如文德路大院、仰忠街小區等,售價都在58000元/㎡的高位,電梯房如精彩生活大廈、文化大樓等都在60000元/㎡-70000元/㎡以上,東方文德廣場甚至飆到了80000元/㎡以上,而擇校費用也要十幾萬至二十萬,費用令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