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70年代,成都工業大肆發展,紅光電子管廠、錦江電機廠等企業紛紛在東郊建廠,至今東面區域仍留存著不少工業家屬小區,按當地朋友的話說“每一個家屬區里都深藏著幾家館子”。新鴻路社區是東面的佼佼者,覆蓋了雙林、新鴻路、石油小區和新華社區幾個廠礦小區,不遠處是建設路夜宵圈,可謂美食扎堆。徐記君味老火鍋就位于這其中的雙林中橫路上,店面處在小區入口,由住宅改建而成,室內室外剛好15張桌子,雖然四處散發著一股市井氣息,但好在干凈整潔。
老板是地道成都人,鍋底炒料的手藝卻是專程去重慶學來。鍋底中除了牛油底料,還額外加有一大塊黃色純牛油,用老蔭茶化湯后油香相當濃厚。據店家介紹,每鍋料都用足了5斤牛油,炒料時將石柱紅辣椒、茂汶花椒和豆瓣醬加入牛油中炒足7小時。途中還有兩次過濾流程,將各種調料渣滓全部瀝出,因此,和其他重慶老火鍋不同的是,這里的鍋底中幾乎看不到任何調料屑。徐記在辣度上也做了改良,化湯時加入的是來自貴州的陰辣椒而非重慶朝天椒,辣味降低了一個層次,食用后胃部不會產生火辣辣的感覺。不過,辣味降低后不能很好地掩蓋住咸味,部分菜品久煮會出現發咸的情況。
鴨血是徐記的招牌菜,采用冷鍋做法,隨鍋底一起加熱,待浮到湯面時就可起鍋,入口香辣嫩滑。特制午餐肉色澤粉嫩,其中加入許多精瘦肉,食用時能明顯嘗到肉質的拉絲感。井水牛皮干即是鹵豆干,豆干壓得緊實,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其余像牛肝、屠場毛肚、老肉片和武隆寬苕粉都是店家主打,幾乎桌桌必點。
徐記目前在成都已有4家門店,鍋底都是統一炒好后配送到店,因此,分店間不存在味道差異。店內服務人員大都態度親和,但人手有限,高峰期時響應會大幅下降。在徐記就餐后,有興致的朋友還可前往不遠處的東郊記憶公園游覽。東郊記憶類似北京798,由原紅光電子管廠改建,園區內不僅殘存有工業廢棄廠房,還新開有許多音樂餐廳、酒吧和展覽館,文藝氣息濃厚。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近來頗有人氣的一家路邊火鍋毛燥原味老火鍋,據了解是徐記老板的妹妹所開,底料同樣是由徐記供應,也是其水碾店和寬窄店經常可見大批等位人群,兩家店味道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