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疆菜館處理羊肉的水平普遍不賴,如果羊肉菜肴已給不了你驚喜,那這家店肯定能喚醒你沉睡的味蕾。廚師履歷豐富,總能在傳統菜式上加入自己的創意,比起菜式外觀抓眼的錫伯餐廳,開喜古麗更為低調,在品嘗過程中往往可體會到它的用心。
總廚是年輕的宋慶良先生,曾獲中國民廚稱號、上海雕刻比賽一等獎,對菜品很有想法,精細程度遠超粗放的新疆菜做法。赫然出現在菜單首頁的一品羊脖就是典型例子,一般羊脖的做法和手抓羊排差不多,整塊以清水燉煮,加入洋蔥、胡椒粉去膻,出鍋瀝干,蘸料吃即可。宋廚師則只用鹽調味,沖水去膻就需2個小時,羊肉的原汁原味得以保留。羊脖取自不滿1年的小羊羔,蘸上特制的調料,軟嫩鮮香,售價僅138元,比豪情手抓肉貴不了多少,非常值得嘗試。煮好后,要用小火一直溫著,每天只有一鍋,售完即止。
若說羊脖可吃出細煲慢燉的用心,那此處最常見的菠菜拌粉條則彰顯出廚師快手調味的功力,簡簡單單的粉條和菠菜葉,拌好后格外入味。最好將Q彈的粉條和爽脆的菠菜夾著一起吃,酸甜里透著隱約的咸和辣,口味層次感豐富,讓人忍不住再來一碗。這道涼菜份量不多,兩人食用也不成問題。另外,香麻十足的椒麻雞、滑糯辛香的一品牛排、風味獨特的和風燒汁鱔柳以及鐵板芭提雅茄子,也顯示出后廚調味功底之扎實。
不過開喜古麗的烤羊排、烤羊肉串、大盤雞、炒米粉,出品似乎不太穩定,有時口味過咸,有時大盤雞里好多雞骨頭,這可能是后廚人力不足導致。開店之初的菜單里,有橙汁木瓜絲、涼拌海螺片、新派鍋包雞柳、莜面菜團等廚師個人風格鮮明的菜式,不難看出他的野心,遺憾的是餐廳協調不足,現在這些菜都不再供應。
從服務也可看出管理不周,領班及個別服務員服務非常機靈,干脆利落又不乏熱情,而散漫的服務員卻會在客人的餐桌旁玩手機、發呆,響應不及時,非常影響用餐體驗。
一進餐廳就看到那面清新的薰衣草墻,配上深紫色的布藝沙發椅,檔次雖然不高,但用新疆粉紫的薰衣草特產替代厚重的駝鈴、毛毯裝飾,也能給人別樣的愉悅感。不少回頭客一時記不清名字,都會把它描述成“那間紫色的新疆餐廳”。可惜餐椅用了幾年,個別椅子會留下明顯的污漬,是一大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