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獎拿到手軟的天泰,無疑是上海最有名的泰國餐廳,沒有之一。
走進天泰即可看到墻面上懸掛著大大小小的獎項,如曾經被紐約餐廳指南Zagat Review評為上海前二十最佳餐廳之一。載譽無數的背后,絕對要歸功于主廚Sukit和他帶領的30余人泰廚團隊。Sukit畢業于泰國廚師界的黃埔軍校Panakonthai Rachamanghala,之后來到上海,在天泰已經服務近20年,如今深諳國人喜好,研發的泰菜熱情妖嬈卻不過火,地道中帶有普適度更高的改良色彩,也是天泰的標志之一。
Sukit的父母經營著一家泰式快餐店,因此Sukit對泰國街邊食肆中的小吃最有感情。青木瓜色拉就是一道街邊攤美食。將羅望予、檸檬、辣椒和魚露做成醬汁,再把洗凈切絲的青木瓜配上豇豆、蝦米、烤花生,上桌后將所有食材倒入ko(泰國搗碎食材的工具,類似搗蒜缽)中,在食客面前搗至入味,生澀的清苦味被緩緩釋放,整體口感甜酸微辣。為了配合上海食客的口味,天泰的青木瓜色拉的辣度僅為曼谷街邊的十二分之一,但已經能讓本地食客的額頭沁出細汗了。嗜辣的食客可以要求體驗原版泰式重口配方,想必會十分刺激。
天泰特色拼盤也是Sukit最為得意的街頭小吃,選了六道點單率最高的開胃菜進行組合,包括了香蘭葉雞塊、雞肉春卷、蝦仁米餅卷、魚餅、龍蝦片和溪魚花生,多以油炸為主,每一樣都內藏乾坤。其中香蘭葉雞肉本身腌制入味,炸至酥脆后用香蘭葉包身,可以保留雞肉本身汁水,使其更為鮮嫩,并能吸收過多油脂,消除膩感,同時令雞肉充盈清幽香氣,搭配沙嗲醬風味十足。已經售賣出超過一百萬份的冬陰功湯,更能看出Sukit的滿滿誠意,由整只小墨魚、龍利魚肉、泰國白蝦和貝柱作為主食材,很難在其他泰餐館看到可與之相匹敵的豪華陣容,Sukit還用香菜根須去腥,海鮮甘而不騷,更易下口;湯頭酸辣鮮爽,香蘭葉、檸檬葉、香茅和辣椒用料帶著狠勁,幾乎吃不到椰漿或淡奶的甜味,因此湯的質感也相對偏薄,好在后味醇厚,酸辣感能讓毛孔噴張,回味良久。而加入了馬蹄和玉米的椰香布丁、混合了椰漿和土豆泥,咸鮮中透著清亮甜度的古法瑪莎曼牛腩,亦是Sukit獨具巧思的拿手好戲,值得一試。
作為上海第一家正宗泰餐,誕生于1999年的天泰在不少食客心中稍顯老牌,甚至有點無聊,但天泰本身卻一直希望打破這樣的印象,每年的主題節日都充滿活力。如芒果節和榴蓮派主題盛會,天泰都會從泰國進口當地芒果和榴蓮,邀請各地名廚研發創新菜式。2017年的榴蓮節也是天泰18周年生日,Sukit便邀請了曼谷nahm餐廳廚師長、米其林大廚Prin Polsuk,研發出榴蓮瑪莎曼牛腩、椰芯烤豬肉色拉和桂魚黃姜湯,并在東平路和新天地餐廳特別售賣。
天泰目前在上海坐擁13家分店,其中東平路店坐落在蔣介石故居旁,裝修最具東南亞風情,長桌擺滿泰國本地小物、佛像,原木色的主基調加上銅制餐具,讓人仿佛置身泰國竹樓。其他分店相對簡約現代,基本都有室內和戶外就餐區可選。此外,天泰會收取10%服務費,原因在于其對于服務員的質素和服務水平有著更高標準,所有服務員要經過經理人和外聘的禮儀專家及品酒師的培訓和考核后,方能上崗,并且要求服務員具備一定的英文溝通水平,不過可能對于沒有過多服務要求的食客來說,這個收費不夠合理。
總的來說,天泰作為老牌泰餐泰斗,各店品控穩定,環境與服務都無可厚非,你可能會感覺已經吃膩了,但它能提供二十年如一日的妥帖感,成為所有食客在提到上海泰餐時,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名字,稱其為滬上泰餐第一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