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印度餐廳屈指可數,風味上佳者更是寥寥無幾。而甘尼仕印度餐廳的出品總監Deepak Singh曾任澳門皇雀印度餐廳的副總監,其擁有米其林一星,如此實力鮮有其他餐廳可及。甘尼仕成立于2007年,分店包括香料小館和印度餐廳,分別主推東南亞菜和印度菜,已在無錫、蘇州和南京開設6家分店。
香料是印度菜的靈魂,而最體現其精髓所在的便是各類咖喱菜式。實際上,印度原本沒有咖喱一稱,而是英國殖民者將各種添加香料的印度菜統稱為curry(咖喱)。所謂的咖喱是多種香料的混合體,對于不同地區、人群和廚師,配方不一,使用方式也不一致。甘尼仕推出多種口味的咖喱,皆為餐廳自制,每一種運用了大量的香料,風味各異。
印度南部近海,常以海鮮入菜,咖喱中含有較多的辣椒,同時常用椰奶、椰肉等佐料。特色印香紅咖喱螃蟹混合了南印度的紅咖喱和瑪沙拉咖喱,其中運用了小茴香子、姜、丁香等香料,味道濃烈但是不會過于辛辣。青蟹新鮮而飽滿,嫩滑蟹肉包裹著醬汁,滋味醇厚,多重香料的味道融和而不沖突。另一款南印度咖喱菜品芝麻蝦則增添椰香,再搭配餐廳自制的酸梅醬汁,味道更為豐富,偏向甜香。黃咖喱系列適合口味偏淡的食客,微微帶甜且回味甘香,滋味溫和。
咖喱不僅在印度肉菜中廣泛使用,在湯品中亦是作為重要調料。甘尼仕的特選二重湯復刻了皇雀餐廳的招牌雙湯,風味近似。雙重湯分為白湯和紅湯。白湯為印香有機雞肉湯,由雞骨熬制高湯,其中加入奶制品和白咖喱,雞湯鮮味打底,而奶香與香料味擔任兩大要角,前者略占上風,口味厚重而具有層次。如果說白湯口味醇厚而“端正”,那么紅湯則更為刺激而“活潑”,二者相異而互補。紅湯為番茄大蝦湯,加入了紅咖喱,微酸微辣又具有海產鮮味,味道跳躍而爽利。
印度咖喱大多味濃重口,建議搭配主食使用。烤餅是印度最為常見的主食,甘尼仕采用印度傳統烤爐烤制,餅皮酥脆,厚度恰到好處,口感韌實,既不過于單薄,又不過厚柴。喜愛芝士的食客不可錯過芝士烤餅,芝士分量足,非常香醇。而蒜蓉烤餅則加入蒜粒和黃油,偏咸香。除了烤餅,甘尼仕還有多款菜品亦是在印度式烤爐中制成,包括碳烤厚切羊排、免治雞肉串等,皆較為正宗。
世界上多數菜系采用相近的調味,而印度菜則混合了大量味道各異甚至相左的香料,呈復合型口味。獨特甚至有些極端的印度菜肴的接受度并不是非常高。甘尼仕的服務員在點餐時會詢問顧客偏好口味和忌口,也會提醒食客部分菜式味道濃烈,給予點單建議。上菜前,均會介紹菜品以及相應食用方式,即使是初次品嘗印度菜的食客也不會無所適從。用餐完畢,經理還會微微鞠躬,詢問顧客的評價,語氣謙和。整體服務水平上佳,但偶爾也存在兼職服務員態度散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