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相比“鄰居”武漢,長沙小龍蝦成名更早,以“口味蝦”享譽全國,各地麻辣小龍蝦基本脫胎于此。每年夏天,長沙人對小龍蝦的熱情可謂突破天際,剝得手痛,吃得汗流浹背,用長沙話講便是“國味道才韻味”,蝦殼堆砌而成的“小山”幾乎到處可見。長沙從來不缺老牌小龍蝦餐館,但能始終保持高水準出品的并不多見,天水閣可謂其中佼佼者的代表。
天水閣經營已有十幾年,成立之初定位中高端消費。商務宴請、婚慶壽宴、年會聚餐等,本地食客都會習慣性選擇天水閣。隨著餐廳消費逐漸親民,菜式口味又保持原有優勢,越來越多食客慕名而來。
相比不少以“蝦尾”為賣點的同行,天水閣小龍蝦供應更穩定,不愁沒有大蝦。多年來,天水閣保持和湖北潛江的國營運糧湖農場合作,只挑選7錢(1錢=5g)以上的清水小龍蝦,每天上午新鮮配送到店。到店的小龍蝦還會先經過清水靜置吐出泥沙,食客點菜后方進行剪頭開背、人工刷洗等程序,確保蝦肉的新鮮程度。
餐廳小龍蝦有兩種規格,分別是789錢的“普通”,以及1兩(1兩=50g)以上的“極品”。大蝦更能讓人大快朵頤,建議預算足夠的食客選擇極品規格。小龍蝦淡季時節,蝦的規格都有明顯“縮水”。冬天僅供應小蝦的天水閣尤為如此,菜品表現往往下滑嚴重。當然,總體上并不建議食客在冬季品嘗小龍蝦。
店內最值的一試的便是口味小龍蝦,還原了老長沙記憶深處的味道,飽受好評。楚人好吃,冠以“口味”二字的菜肴一般都是湖南的美食代表。相對于口味蝦,外地食客可能對麻辣小龍蝦更熟悉,口味蝦相比麻小的區別在于多添加了紫蘇一味調料,猶如畫龍點睛,獨具特色。上桌的口味小龍蝦油光發亮,滿身通紅,紫蘇香氣撲鼻。多種香料制成的湯汁通過頭、開背處得以充分滲入蝦肉之中。難得的是,蝦頭中蝦黃得到較好的保留,麻辣不腥,軟嫩爽滑;開背入味卻不會導致蝦肉松散或緊縮,Q彈結實,久嚼回甘。小龍蝦的底下還藏有吸收了不少湯汁的魔芋,軟嫩爽口,多種香味流連唇齒。
作為經營多年的老店,天水閣既有傳統的口味蝦,也有姜汁麻油蝦這樣的創新之作,味道類似岳陽姜辣一派。選用夠味老姜入鍋,先行爆炒出濃郁香味再添加大量麻油和小龍蝦。蝦炒制后還需經高壓鍋燜數分鐘,姜麻等各味調料徹底壓入蝦肉之中。吮吸一口蝦尾,姜香微辣迷人;剝開蝦殼極易,白嫩蝦肉入嘴,鮮甜軟嫩,風味十足。如果食客想要吃到店內品質最好的小龍蝦,那則得試試極品油爆蝦。因為油爆蝦是整只油爆的形式,步驟相對簡單,對小龍蝦的形態要求較高。為了更好的賣相,餐廳會選用同等級相對大一些的蝦制作。油爆蝦的擺盤精致不少,排列整齊的“紅甲戰士”還透露出點點“金暈”。油爆過的蝦蝦殼較脆,較易剝開。其中蝦黃滑嫩甜美,蝦肉保持Q彈緊致,同時沒有油膩煩惱,整體較為清爽。搭配的辣椒醬、蒜蓉醬、芥末醬等風味表現一般,沒將大蝦的優勢完全展現。
如今的天水閣在店面裝修方面并不占優勢,透露出一絲時間留下的韻味。好在餐廳整體較為整潔,主打的小龍蝦、湘菜和粵式小點,擺盤出品都以宴席為標準,仍不失為商務宴請的好去處。近年來,由于天水閣(岳麓總店)餐館附近在修地鐵,周邊的路況較差。初來乍到的食客較難尋其蹤跡,但餐廳依舊屹立不倒,餐點時間人氣相當不弱,可見天水閣在食客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