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區高峰學校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2014年首次參加中考便以564.66的平均分位列區內第一、全市前十。而據官方消息,學校2017年繼續扮演“黑馬”角色,以403.6的平均分穩坐龍華區中考榜首交椅,在全市排名第五,并有2名考生以448分雙雙奪得龍華區狀元。
建于1923年的龍華區高峰學校,前身是開辦在下早禾坑村黃氏宗祠的私塾,在2011年由小學改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并更名為高峰學校。學校占地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分別有教學樓、綜合功能樓各4棟,教師宿舍樓1棟,42間功能室,1個25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以及6個露天籃球場。據學校介紹,截至2016年,全校有近190名教師,本科以上學歷者超過90%,研究生學歷29人,高級教師13人,一級教師76人,區級以上名師7人。
教學上,高峰學校的語文課堂主要以“3+2+2”形式的課時與教學內容為主。“3”課時主要用于課內教學任務,“2”課時用于指導學生對課外經典的背誦,還有“2”課時用于課外整本書的閱讀。英語課堂實行“分層教學”和“3+1+1”形式的課時與教學內容,還有典范英語閱讀、“新概念英語”和“書蟲”系列叢書的廣泛閱讀等。數學則以選課走班式的“分層教學”為主。
不少學生反映高峰學校在教學管理上較為嚴格,作業題量大,到了初三會進一步剝奪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每周一三五放學后,校方出于提高中考體育分的目的,要求學生進行跑步跳繩等體能訓練,經常到晚上七點才能回家,另外每一次大課間都需要跑操。并且第四屆初三時,學生均不能參加運動會,此前初三有運動會時,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能參加。
據校方的介紹,高峰學校共有各級各類社團100多個,分別由家長及教師擔任團長,每周定時定點開展活動,各年級社團人數限定在20人左右,每學期末有社團展示、競賽等活動。不過這樣不以學生喜好設立、不由學生組織、嚴格限定人數的社團,對學生來說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社團,均表示學校“沒有社團”,學校的課外活動算不上豐富。
高峰學校采取走讀制,學校不設宿舍不設食堂,學生中午放學后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