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俄兩國的特殊關系,在主流西餐尚未進入中國的年代,俄式西餐早已在北京扎根,在當時的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老字號俄餐餐廳都經營至今,在今天,北京城內仍有大大小小近二十家俄餐廳散布在各個角落。在這些俄餐餐廳中,人稱“老莫”的莫斯科餐廳是毫無爭議的鼻祖,它是中國最神圣的紅色西餐廳,也是特定時代背景下一代北京人的歲月記憶。
莫斯科餐廳隸屬于北京展覽館建筑群,始建于1954年,由蘇聯中央設計院設計,是北京第一家對外開放的全民所有制涉外特級西餐廳,一度也是北京唯一一家對外開放的西餐廳。莫斯科餐廳為展現中蘇社會主義友誼而誕生,中俄兩國首都分別建有“莫斯科餐廳”與“北京餐廳”。餐廳的早期服務對象主要為蘇聯援華專家、駐華官員和赴俄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對外開放后也因價格居高,往往只有干部子弟出入其間,這也使“老莫”成為那個時代的身份象征。《血色浪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等文藝影視作品中“老莫”的出鏡,也讓餐廳染上了更多的傳奇色彩。
自1954年開業以來,除偶爾引入的少量新菜之外,莫斯科餐廳的菜單幾無變化,不少菜式也成為國人印象中俄餐的代表之作。俄羅斯地處高寒地區,為了保持熱量,俄國菜的菜品普遍熱量偏大,口味重,分量多。此外,還需通過腌制的方法在夏秋儲備食材。莫斯科餐廳的菜譜也沿襲了這一傳統,在菜式的烹調方法上擅長于東歐的煎、烤、燜、燴等,重于調味。
首都沙拉是冷盤經典,是俄國著名的“奧利維耶沙拉”的一種變體。酸黃瓜、鮮黃瓜、土豆、雞蛋等切丁拌入酸奶油、李派林、海鹽、胡椒,碼上水煮雞胸肉,淋上蛋黃醬,口感清甜滋潤。冷酸魚也是一道點擊率很高的冷菜,極富俄羅斯特色,酸甜爽口的西紅柿汁包裹著鮮美魚肉,紅潤誘人。
熱菜中,莫斯科烤魚是招牌菜之一。餐廳選用北大西洋銀鱈魚,肉質白皙細嫩,覆以濃厚的奶汁干酪和黃油,入爐烤制,奶味濃香四溢,魚肉細潤肥美。罐燜牛肉也是餐廳力作,牛肉輔以各色蔬菜,長燴細燜,略帶酸甜,又有淡淡的黃油香味,口感香郁細膩。
莫斯科紅菜湯也是桌桌必點,這道菜也在克里姆林宮的國宴菜單上占據著不可撼動的一席之地。紅菜湯發源于烏克蘭,在斯拉夫各國有著多種不同的做法。莫斯科餐廳的紅菜湯采用莫斯科的經典做法,鮮紅油亮,重酸重甜,滋味濃烈,餐前開胃再合適不過。
莫斯科餐廳為典型的俄式建筑風格,建筑主體宏偉高貴、氣勢恢宏,充滿濃郁俄羅斯情調。餐廳內部殿堂高大寬敞,高挑的穹頂、明亮的水晶燈、大紅幕布般的窗簾,浮雕壁畫和歐式雕塑等,無不彰顯極盡華貴的俄式風情。餐廳誕生至今已歷六十余年歷史,曾進行過多次裝修,即使在今天,餐廳的富麗堂皇依舊令人著迷,恢弘氣勢猶在。
用餐時有身著俄羅斯民族風格服飾的舞者在席間走動,載歌載舞。作為一家中高檔西餐廳,莫斯科餐廳就餐需加收10%的服務費,但這里的服務既無主動熱情,也無專業細致,菜序混亂,添水、撤盤毫無主動可言,仍是一副國營做派,10%的服務費略顯勉強。用餐有三個小時免費停車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