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宴坐落在幽靜的御翠園,這里仍是上海最有腔調的高檔別墅區之一。這棟外觀庸常的獨棟別墅是香港富商李嘉誠所建,經歷過數輪資本浪潮沖刷后,變成一座四平八穩的低奢私房菜館。它連招牌都沒有,卻接待過眾多名流權貴,他們來到這里,都只是饕客。沈宏非來這里吃完,盛贊不已。
樽宴與其它高端私房菜館一樣,按位收費,按時令配菜;又順應地理優勢,主打江鮮,出品精彩。樽宴特意請來兩名廚師,一位是曾在人民大會堂做國宴并獲得亞洲前50強的湯師傅,另一位是專做河豚的師傅。與現在華麗的創意菜、融合菜做法不同,他們一直做中式菜品,重在調味、火候,獨到的創意融入醬料和制作之中,單從擺盤是不容易看出功夫的,入口方知其手藝精妙。找到好師傅,吃長江三鮮才回味無窮。矜貴的長江鰣魚經主廚紅燒,連魚鱗一起吃,肥腴、爽滑、馥郁;紅蒸刀魚是最“鮮”的吃法,將熬制4小時的秘制醬料,淋遍魚身,放入蒸箱蒸15分鐘,魚鱗自動融化成一層浮油,鮮腴無比,剔除的魚骨經油炸后口感香脆,數千元一條,可謂吃得一點也不浪費;河豚相對是最低價的長江三鮮之一,598元的午間套餐就可以嘗到河豚半份,烹飪有本幫菜濃油赤醬的感覺,鮮嫩入味,魚皮滿滿的膠原蛋白,肥美到黏嘴,醬汁也超下飯。這些河鮮愈發珍稀,連年捕撈數量減少,來客不惜花重金,只為嘗那一口肥美。
食用時間最長的就是醉蟹了,這也是最見后廚調味功力的經典菜之一,用20年陳花雕酒調出獨門醬汁,將三兩以上的陽澄湖雌蟹浸泡三天三夜才能上桌,而且螃蟹是熟醉,切開后不像生醉蟹那樣流出很多汁水和黃,蟹黃蟹肉因蒸熟而變得細膩凝實,蟹黃更像起沙的鴨蛋黃口感,味道不同凡響,套餐中通常每人半只,份量足矣,多吃就該半飽了。
其實這幾樣河鮮在涵苑、榮府宴高端私房菜館都能吃到,并非樽宴獨有菜式,但不同廚師做出來,味道有微妙差別,樽宴出品之穩定,穩穩贏得各路識貨回頭客。更重要的是,樽宴為拿到最好的食材而不惜成本。拿刀魚來說,通常三兩就可稱為“大刀”,2017年樽宴賣出的2270條刀魚均重三兩半,而最大的一條高達六兩半,連閱魚無數的湯師傅也很驚訝。而且樽宴不刻意追求高端食材,2018年應季小龍蝦也成為它的新寵,但要入它的眼也是不容易的,每只體重至少要達1兩8,頭和身比例要勻稱,而且只挑頭殼里蝦膏肥碩的雌蝦,經湯師傅的花雕酒伺候,厚厚的肉頭鮮美至極,與大眾館子的十三香口味有魚龍之別。有趣的是,樽宴不拘泥于形式,對于只打包不吃飯的客人,也來者不拒。
湯師傅的拿手菜絕不限于河鮮,1000元每位的晚餐基本都能看到北京菜、粵菜、淮揚菜和本幫菜的影子,如果客人有要求,后廚會準備雪花牛小排、鵝肝、沙拉等偏西式的菜品,擺盤更別致一些。比如那道西餐中做的祖母醬汁牛肉,就是當年英國首相“梅姨”來用餐后極喜歡的一道菜,有了她的名頭,宴請的客人更喜歡點名要這道菜。或許與廚師的背景有關,樽宴很少出現獵奇的食材與做法,注重把中規中矩的食材發揮到極致,一碗海鮮石鍋豆腐、一盅鱈魚獅子頭、一只老鴨子,甚至飯后一道不起眼的慢磨雪梨汁,吃過都讓人難忘。近期的酸奶評價超高,它質地細膩盈潤,嘗起來簡直像鮮酪乳,恐怕酸奶控也很難挑出毛病,特意試味的客人經常指定要將桂花圓子換成酸奶,可見它有多受寵。
晚餐按位至少要1000元起,從頭盤到甜品,在樽宴次第呈現,每一道都不會讓你失望,吃完物有所值。預算低一點又想試味的客人,不妨預訂午餐,398/位的菜品基本能領略后廚的功底;398/位的則嘗到樽宴招牌的醉蟹、河豚,性價比超高。通常是四位起訂,不過服務較人性化,提前致電預約,服務員可以酌情安排兩人餐。
樽宴室內低奢典雅,比外觀看起來要好得多。年輕的女主人品味不俗,幾幅價格不菲的壁畫也是她搜羅而來。她還親自采購鮮花,在你能看到的空臺、樓梯轉角、墻角、窗臺等寡淡的角落,都安靜擺著鮮花束,非常美好。最難得的是,客人反饋包廂的香水味太濃之后,她改用普洱茶梗和碎葉熏香,有了天然的茶香,宅子的氣氛就對了。樽宴共3層樓,僅設六個包廂,每個包廂可容納四到十六人,客人需提前預約,挑選鐘意的房型。
服務體驗絕佳。首先在訂菜環節就能感受到員工的專業,由于上崗前都會試菜,他們介紹起來游刃有余。用餐時,每個包間配有一位服務員,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介紹菜品原料、烹飪方式和回答客人問題,常有的高水準服務態度自不必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由于每道菜都是分餐制,服務員能非常準確把握客人吃完一道菜的時間,每次推門上菜、撤盤的時間堪稱精準,一餐飯吃下來,很有節奏感。如果你想設高端宴請,樽宴是絕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