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深刻于川渝地區日常飲食,在漫長的衍化中,其火鍋已分生出許多次級品類。兔火鍋和魚火鍋就是范例,而肥腸魚則是將肥腸和魚火鍋結合后的產物,目前這種品類較為少見。
三道街老宅子肥腸魚可謂開山鼻祖,店齡已有十年。小鋪地處老宅,環境狀況可想而知,除了逼仄以外,還要忍受低層高帶來的壓抑。不過院落內還有露天餐位,在此就餐更能體驗成都老城區生活日常。
店內通常穩定供應花鰱(胖頭魚)、花鰱魚頭、鉗魚(一種鯰魚),廚師會先將魚切片腌制。肥腸的預處理工藝則較為復雜,即使清洗潔凈,也要用粗鹽、生姜等調味品鹵制,老鹵水在這道工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店家腸品并無異味。除了肥腸以外,還會供應肥腸頭(直腸),店家去除了冗余脂肪,入鍋并不膩口,更顯嚼勁。
肥腸與魚是重頭戲,但鍋物風味主要來自于秘制醬。據店主透露,秘醬配料共有三十余種,還要與醪糟、動植物混合油拌勻炒干,經發酵后才能食用。醬料中曾使用過4種干海椒、2種豆瓣醬,這對秘醬風味有很大貢獻。
點菜時花鰱是按“客數”選擇花鰱分量,魚頭、鉗魚則是按重量計賬。肥腸、腸頭、黃牛肉、魚肚等依份計量。家常酥肉是必食小菜,不嗜辣者避開海椒粉亦能大飽口福。按目前經營理念,店家會贈送蔬菜拼盤。花鰱等某些類可以免費添加,但需要將鍋中食物食盡才可執行。
需注意,受魚肉備品限制,三道街老宅子肥腸魚21:00后就不再接客,晚間排位人數較多,最好在中午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