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臭豆腐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制作方法與口味。長沙臭豆腐是全國范圍內最為普及也最受歡迎的臭豆腐品種,但如果要吃正宗地道的長沙臭豆腐,還得親臨長沙的大
瀏陽豆豉作為本地土產歷史悠久,距今兩千多年前便已存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物的豆豉姜便是最好的證明。湖南人偏愛用瀏陽豆豉作調料或佐餐,臭豆腐中鹵水的配料之一也有瀏陽豆豉...
臭豆腐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制作方法與口味。長沙臭豆腐是全國范圍內最為普及也最受歡迎的臭豆腐品種,但如果要吃正宗地道的長沙臭豆腐,還得親臨長沙的大...
湖南人嗜辣的特點全國聞名,剁辣椒更是湖南人佐餐必不可少的家常調料。剁辣椒制作方法簡單,將辣椒剁碎加入少量食鹽、白酒等,密封腌制而成。剁辣椒開壇即食,味辣且咸。剁辣...
寧鄉花豬與浙江金華豬、四川榮昌豬、江蘇太湖豬并稱為中國四大名豬。寧鄉花豬被當地人稱為熊貓豬,并將其形態描述為烏云蓋白雪,脖戴銀項圈,絲頸葫蘆肚,耳薄體毛稀。寧鄉花...
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與青田石雕、壽山石雕一同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石雕。菊花石雕所用的石頭上有酷似菊花的花紋,故稱其為菊花石。菊花石雕工藝精湛,在1915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
位于長沙的銅官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1999年在印尼打撈的唐代黑石號沉船上有58000件是長沙銅官窯的瓷器,足見其當時的影響力。銅官窯也和浙江越窯、河...
湘繡是中國的的四大名繡之一,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間刺繡,如今人們所稱的湘繡指的是長沙及其周邊地區的刺繡。湖南地區的刺繡歷史十分悠久,在長沙西漢馬王堆墓中便出土了四十多...
醬板鴨發源于湖南益陽,如今已成為湖南人喜愛的一道名吃。醬板鴨的制作工序講究,需經過鹵、風干、烤三道工序方可完成。鹵料由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辣椒、陳皮等組成,因...
棕編是漢族的傳統民間工藝,主要流行于長江中下游流域。棕編分為日常生活類與工藝美術類。日常生活類的棕編較為粗糙,不能形成自身的風格和派系。而工藝美術類的棕編則較為精...
中國紅瓷器的聲名遠揚與其燒造技術的突破有關。晚唐時期,長沙銅官窯燒出的銅紅釉執壺打破了青、白瓷的單一色調,1997年,尹彥征率先研制出在12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燒制的大紅色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