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緣因素影響,80%的新疆菜都與羊肉有關,可以說羊肉品質直接決定了一家新疆餐廳的出品水準。內行人常以羊肉產地衡量其品質好壞,國內公認寧夏、青海鹽堿地、南北疆高山地區、內蒙古部分半荒漠草原喂養的羊,品質上乘。
羊肉是西安的主要食材之一,平均一年會消耗掉40萬只羊,其中一半是陜北地區的橫山羊,另一半主要來自寧夏、內蒙古和河北。西安新疆菜得益于良好的羊肉源,水平大體比成都、蘇州、深圳這些缺乏好肉源的城市高出很多。
絲路餐廳自大唐通易坊建成時開張營業,手握寧夏鹽池灘羊這一金字招牌,使其一直屹立不倒。寧夏鹽池灘羊有著肉質細膩且不膻的特點,無論怎樣的烹飪方法,都能將羊肉的鮮味保留。不過,精品鹽池灘羊的數量少之又少,價格昂貴,市面上鮮有餐廳能拿到固定肉源。絲路餐廳坦言,拿到的是價格相對較低的鹽池灘羊,但相對普通羊肉而言,味道仍屬上乘;且作為清真餐廳,絲路在鹽池縣有長期固定的回民供應商,羊肉品質穩定。
羊肉是絲路餐廳的必點菜品,無論是講求原汁原味的手抓羊肉,還是油脂焦香的烤羊肉,都足以改變不少食客對羊肉膻腥味重的偏見。手抓羊肉看似沒有過多香料的調味,卻最能體現出肉質的好壞,僅用最簡單的調味品鹽,就能將這道菜的精髓展現,羊肉的口感濃郁鮮香,肉質細膩。而風味羊腿則是將羊腿烤制后,加入孜然、蔥花、辣椒等調料,羊腿部位肉感嫩滑,經過烤制后更是油脂香濃,是肉食愛好者不可或缺的菜式。除羊肉類的招牌菜之外,絲路餐廳也不乏馕包肉、大盤雞、手抓飯這類的傳統新疆菜式,同樣出品穩定。
絲路在新疆菜基礎上,融合不少陜西風味。這部分菜品由西安本地廚師主理,味道有保證。香切牛腩、招牌醬牛肉借鑒西安本地做法,多種香料組合激發的醬香鹵味與新疆菜調味風格差異很大,而牛肉同樣來自寧夏,肉香味濃郁,非常值得嘗鮮。菜單上的“十大特色菜”靈感也來自關中六小碗,其中的小酥肉、肉丸子湯、糜子飯最有陜西特色。素菜方面,以西安當地口感鮮嫩的菠菜,以及較為少見的野生嫩桑芽涼拌,佐以新疆鷹嘴豆、新鮮核桃仁,簡單又不失特色,讓人眼前一亮。它們雖不及羊肉出眾,但很適合用來平衡口味,設大型宴請時,尤其需要這些菜式豐富宴席。
值得一提,西安多數新疆餐廳均設免費自助餐區,品類大致有飲品、開胃涼菜、干果零食、水果等。絲路餐廳并不因為免費而降低自助餐食的質量,相反,酸甜蘿卜、辣白菜的調味不俗,酸度、辣感拿捏得當,鹽量也比西安多數餐廳克制,是各地游客都能接受的口味。
餐廳佇立于仿古街邊,門店高大,裝修莊重、大氣,二樓包間格局獨享景區景觀,從環境不難看出餐廳實力。但使絲路明顯與其它餐廳拉開差距的,是優秀的服務。服務員著統一制服,妝容得體,舉止輕柔,閑時站在角落,不打擾客人又能及時關注各桌需求。她們對菜品略知一二,能較合理推薦菜式,并根據用餐人數適時提醒菜量。在服務普遍糟心的新疆菜餐飲界,絲路能達到如此水準,實在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