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七中學前身為培道中學,始創于1888年,曾獲得越秀區初、高中畢業班工作突出貢獻獎,是廣東省教育強區越秀區的龍頭學校。在廣州七中,走出了中科院院士李方華、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翠芬、享譽美國半個世紀的航空女杰張瑞芬等著名人物。另外,吳亦凡、張敬軒也是七中校友。
2017年中考,七中的總分平均分為660分,超過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的有101人,占全校考試人數的31.1%;超過示范高中線252人,占77.5%??傮w中考成績在公辦學校中排名前列。
七中位于越秀區中心地帶,分為北校區(寺貝通津11號)和南校區(煙墩路28號),兩校區僅相隔一條馬路,南校區是高中部,北校區是初中部。七中校園內紅墻綠瓦,古樸典雅。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體教學平臺,并全部安裝空調。四層的圖書館面積達1200平方米,藏書十余萬冊。學校還擁有恒溫游泳池、網球場、體操房、乒乓球室、9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和6個室內羽毛球場,為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體育運動場所。
截至2015年,七中全校共有專任教師20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有2人,國家級骨干教師6人,省市級名教師22人;3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4人獲南粵優秀教師稱號;具有高級職稱資格的教師45人,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近50人。另外,還有22名教師在省市各級學科教研會或中心組分別擔任理事長、理事、中心組成員,強大的師資保證了出色的教學水平。
在2014年廣州市特色課程評審中,七中的“培道”特色課程獲得重點立項。“培道”特色課程包括愛誠和真毅系列課程,內容涵蓋人文、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及心理等學科,整合了文、理科以及高校的優質資源,意在培養專業和復合型人才。另外,學校還開設了“2+1”課程,在國家課程基礎上,學校每周增加兩節體育課,其中游泳課為必修課。具體來說,初一階段的“2+1”課程,即培養兩種運動技能和一種書法技能;到了初二,開設“禮儀”和“家政”課程,這是基于學校曾是女中的歷史,培養學生獨立的個性;針對初三學生,學校則有數學與生活、英語與文化、文學經典等緊扣中考的課程。
七中的課外活動極具看點。其中,sevenstage是七中的特色活動,以seven為前綴命名,活動內容以唱歌、街舞等才藝表演為主。校運會則可以說是七中最盛大的節日,幾乎每年都上微博熱搜榜,每年校運會的海報設計以及高三學生的跑旗都是重頭戲。而每年活動的盛況,也正是七中自由開放的校風所帶來的。不過,七中的食宿條件比較落后,建議有條件的學生選擇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