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樂面館所在的望江路一帶,從前是南宋皇城門前,也是杭州傳統的城區,因此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面館。看著門口大大的招牌,踏進寬敞而顯得老舊的店面,平樂面館給人一種老式國營單位的氣質。
平樂面館自然是以面起家,后來發展到飯市和夜宵,這在杭州的傳統面店中算是異類。平樂的一樓主營面食,擁有包間的二樓主要接待飯市客人;抬頭看著菜牌,除了招牌的面食,杭幫菜的款式也不在少數,在格局和經營模式上可以被稱為“低配版奎元館”。之所以使用“低配版”來形容,是因為平樂的綜合服務水平遠不及奎元館,這一點可在稍顯散漫的服務員上看到端倪。盡管平樂面館的規模已遠超一般個體擁有的面館,但他們上至部長,下至送餐員仍保持著一種“小本經營”的態度,這或許是制約了這家老牌面館進一步發展的原因。
平樂的面食最大特點在于面條較粗,咬勁足,煮得入味但并不糊爛,加上大得驚人的湯碗,有著不像江南面食的豪氣,來自北方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更為親切。湯頭呈濃郁的褐黑色,但入口并不油膩,入口后滲出鮮味,令片兒川和爆鱔等常見澆頭更添風味。湖羊面是平樂的主打,羊肉質地細嫩,紅燒的做法鎖住了肉汁和調料味,惹味又不至酥爛,而且選用的都是羊腩、羊腿等部位,沒有一點偷工減料。不足的地方在于羊臊味稍微突出,這在味道相對單薄的羊肉面中,是個會被放大的缺點;另外,與羊肉同上的青蔥頭本來是點睛之筆,但過老的蔥段反而讓人食之無味。
與一墻之隔的慧娟相比,平樂顯得更為低調,沒有被網絡宣傳捧成網紅店,對于這家老面館來說似乎是好壞參半的事情。對于酷愛“打卡”的食客來說,平樂并非最佳選擇,但那一碗分量十足的粗面,無疑會帶給人實實在在的溫暖感,值得讓人們如同對待老朋友一樣,定時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