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天同亢龍太子酒軒、湖錦酒樓等一樣,皆是經營二十余年的老牌酒樓,在本土食客心中地位頗高。近些年,在新晉餐飲品牌的沖擊下,艷陽天顯露頹勢,店方已做諸多調整,人氣依然不如以往。不過,其經典菜式依舊保有地道風味,仍是品嘗湖北菜的推薦餐廳。
武漢有著“無元不成席”的傳統習俗,黃燜元子寓意團團圓圓,過年過節的餐桌上總可見其身影,也是湖北菜的經典之一。隨著清素飲食習慣的流行,豆腐、素菜圓子等人氣漸增,以豬肉為原料的黃燜元子遭到冷落,武漢將此菜作為招牌的餐廳甚少,口味上佳者更少。黃燜元子的創始人曹賢曾就職于艷陽天,其弟子也一直在餐廳工作,逐漸將這道傳統湖北菜加以改良,品質上乘。餐廳將前夾肉與草魚剁碎,與肥豬肉、馬蹄丁等手工攪拌,下鍋炸煮直至金黃色,再與高湯及輔料、調料一同燜制。豬肉混雜魚茸,更為鮮甜。另外,肉為菜刀剁碎和手工攪拌,而非借助絞肉機制成肉泥,這使得肉元具有彈性,更為緊實,同時,適宜的油溫讓肉元表皮酥脆而內餡鮮嫩多汁。
艷陽天的黃燜元子受到食客認可,同時也獲得官方的肯定。在武漢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艷陽天酒家的黃燜元子制作技藝收錄于其中。同時,艷陽天也是武漢非遺武昌魚及鮰魚制作技藝項目的保護單位。餐廳順勢將這三者稱為非物質文化傳統菜品,作為主推菜。
黃燜元子之外,武昌魚、排骨藕湯、沔陽三蒸、荊沙甲魚、糍粑魚等經典湖北菜亦有提供,口味正宗。另有粵菜、湘菜等,味道多是中規中矩,難言出彩。相較亢龍太子酒軒,湖錦酒樓、小貝殼等老牌湖北菜館,艷陽天的菜式偏少,創新菜式也不多,口味單一。傳統名店逐漸轉型,而創意餐廳層出不窮,但艷陽天在菜式、環境方面的提升不大,已經失去往日的餐飲霸主地位。
為吸引年輕食客和外地游客,艷陽天在2015年推出“漢口巷子”,定位漢味民俗全景體驗式酒樓。餐廳采用仿古裝修,迎賓店員身著長袍褂子頭戴瓜皮帽,而服務員也穿著民國時期的服裝。漢口巷子最為吸引食客的是多款武漢小吃和湖北大鼓、湖北評書、楚劇、漢劇等漢派表演,湖北風韻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