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是鼻祖老店,曾被饕客視為西安米皮的巔峰。店鋪也在文化界引起反響,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眾所周知,所謂“非遺神店”只是名頭,其出品未必非同凡響。鐵頭涼皮的水準在近幾年大有下降,不過店內的炒涼皮卻十分獨到,適合本地食客嘗鮮。
恰如其名,炒涼皮其實是熱食,涼皮是指米皮。與傳統秦鎮米皮相比,其蒸、切過程完全一致,下鍋后的烹飪方式則與炒面相似。位處西安,鐵頭依然使用菜籽油、辣子油下鍋,其用量不大,佐少許豆芽、青菜翻炒,風味平衡,并不油膩。成品口感比普通米皮更軟糯,可用筷尖夾斷。同時,其米香更明顯,而醋味、辣椒風味則偏弱。所有米皮均為現場炒制,其視聽效果很能增強食欲,不過鍋氣不濃,略顯遺憾。炒面皮在西安并不多見,放眼中國,炒面皮則像是另一版本的炒河粉、炒米粉,稀缺性不強,游客選擇時需謹慎。
傳統秦鎮米皮則是鐵頭遭遇滑鐵盧的根源,近幾年其調料有失水準,各類佐料的特征香味普遍不夠鮮明,與提前制備好的米皮相組合,只能帶來平庸的出品。麻什、涼皮水平相似,無論是本地食客還是外地游人,都不必為了品嘗秦鎮米皮而選擇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