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開埠、陪都經歷,重慶不會有當今的地位,其古代城區蜷縮在渝中區里,面積僅相當于廣州市當今最大住宅小區占地的1/2。區域中最繁華的部分是渝中半島南側,被當地人稱為“下半城”,這里曾密集分布舊式房屋,是老重慶的代表。依各類棚改政策、城市規劃,“下半城”的“老舊感”將變得愈發稀缺。
九九豆花館無疑是下半城少有的市井殘存,其爆滿狀態基本由本地人貢獻,店內餐食最高不過10元/碟,加之環境簡陋、破舊,無疑是最典型的“蒼蠅館”。豆花館經營已有二、三十年,全因店主小名“九九”而得名,無一處不透露出市井氣息,對游客而言,完全值得專程拜訪。
館內豆花是招牌,其色澤潔白,口感軟嫩,水分充裕,但絲毫不失原始豆香。店方會提供味碟,風味香辣,有辣椒籽、少許蔥丁漂浮,味碟不如人和水上漂出品驚艷,但在重慶地區依然極具水準,不容錯過。
豆花屬“湯菜”板塊,不過涼菜、蒸菜品類才最為多樣,總類共有15款。其中素菜均售價5元/碟,涼菜則是2元/碟,分量不大,但依然實惠。一般情況下,店方很少調節價格,這正是市井小店的最典型的經營理念。
蒸菜在成渝小鋪頗為主流,店內提供粉蒸排骨、粉蒸肉、燒白,風味穩定且有代表性。粉蒸肉口味不重,肉片周身裹滿小米,分量厚重,谷香十足;燒白則有更鮮明的咸味,碟底干菜佐白飯頗為過癮,兩道蒸菜均值得品嘗。
川菜區本就擅長調制拌料、味碟,涼菜自然不會令人失望。不過最好避開豆干,其穩定性不佳,時常出現入味不深的狀況。相比之下,核桃肉(豬頭肉)、耳絲則很少走樣,不少資深食客甚至會點選多份。此外,店內豇豆角從不會過度涮燙,總能保持脆爽,同樣值得留意。
店主守舊,至今只接受現金付賬,服務員的效率卻充滿現代感,她們很少讓入座后顧客受到冷落——即使一切流程都是在態度不佳的情況下執行。本地食客絲毫不會介意,驕傲的態度幾乎已是蒼蠅館的必備屬性,亦被某些游客視為體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