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道豆花已有十多年歷史,店主最初只有三張餐桌,在解放碑較場口附近過道經營,大有饕客專程品嘗其地道的豆花風味。日月光商業項目牽扯拆遷,過道豆花本該失去經營場所。不過據說受偶然因素眷顧,店主得以租到石灰石旺鋪,市井老店才擁有了門面。在輿論中,這一事件也被用于城市規劃的宣傳中。
改頭換面后的過道豆花不再簡陋,已與周圍的食坊區別不大,由于地理位置優越,加之名氣因素,到訪的游客甚至會多于本地人。而事實上,店內味碟也的確適合游客品嘗,其品類共有菜青椒、糍粑海椒、油辣子、小米椒四中,風味有區別,辣度也不同,可向服務人員詳詢。
作為招牌菜式,店內豆花制法遵從傳統,在口感、豆香具有代表性,但在重慶地區并無超然優勢。店內蒸菜、燒菜、拌菜等佐食品類豐富,然而雷點頗多,紅油肥腸、芋兒雞等川式餐食常被本地人詬病。
除了豆花以外,點選時僅留意燒白、粉蒸肉即可,自經營之初,三道“樣板菜”供應至今,品控最為穩定。
過道豆花的菜式價格往往會受游客贊賞,葷菜為10元/碟,素菜僅為5元/碟。其實在重慶的蒼蠅小館中,過道豆花的性價比并不占優,不過其備品充足,營業期間總能穩定供應各類菜品,也算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