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出眾的陜菜館通常自我標榜為陜南風味,安康則是陜西省最南端的地級市,與川、渝、湖北接壤,由于位處秦嶺以南,這里的氣候與陜北高原形成鮮明對比,也催生出更豐富的食材與菜式。蓮花餐飲正是源自安康,品牌創立已有20余年,其菜品務實、豐儉由人,幾乎能勝任所有用餐場合。
葫蘆雞是最著名的陜南菜,也常被視為游覽西安時的品嘗目標,不過蓮花卻并不出品葫蘆雞,在此就餐,你可以品嘗到其它禽肉。叫花雞被店方視為葫蘆雞的替代品,其外皮軟嫩,肉質觸筷即散,軟嫩多汁,蓮花也參照標準制式使用荷葉,帶來的香味卻不強。北方人并沒有吃大雁的習慣,不過大雁腿卻登陸了蓮花,這是分量豐足的禽腿,足以適合三兩人分食,其肌肉纖維比普通家雞更緊俏,甚至被個別食客誤認為牛肉或兔肉,值得品嘗。糯米鴨也是精選腿肉烹制,外皮酥脆,糯米被填入肉間,粘軟口感十分明顯,其間有花椒粉、醬油佐味,風味并不尖銳,這道涼菜在西安非常少見,亦被店方推為招牌,值得一品。
龍蝦、貝類等水產雖有登陸,不過即使在商務場合也少有顧客問津,相比之下,魚類菜式肉源鮮活,并且具有本地特色,更適合充當硬菜。鴨嘴魚也稱匙吻鱘,這種魚并非名貴物種,不過在西安極為罕見,一經推出便被視為蓮花餐飲的代表。作為招牌菜式,店方提供兩種制式,頭部可被清燉、入粥,其內加入酸菜佐味,極具本地特色;魚身則采用豉汁清蒸,偏于粵式制法。鴨嘴魚周身只有軟骨,并無肌間刺,攜幼童、年長者就餐不妨留意。娃娃“魚”本非傳統陜菜,不過省內的養殖基地卻在國內享有名氣,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偏好就地取材的順水魚館(入選重慶魚火鍋推薦榜)的西安門店就選取娃娃魚作為壓軸。蓮花將娃娃魚制湯,廚界主流觀點也普遍認為這正是最恰當的方案,湯內有山藥、菜心等佐菜,通體奶白。鯢肉外皮脆口,肉制纖維不粗,尾部脂肪則過于豐盈,食用價值弱于湯品。
紫陽蒸盆子在陜西久負盛名,其產地正是安康市紫陽縣。菜式中的豚骨源自秦巴山家豬與野豬的雜交品類,不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顧客很少贊美其中豚肉,湯品的鮮美風味反倒廣受褒獎。即便如此,其湯料依然豐富,豬腳、雞肉、蘿卜、蛋餃、藕片頗有些“大亂燉”的意味,在標準流程中,其湯體蒸制過程將達到6小時,粗獷、卻又執著的烹飪方案帶來無比鮮美的湯品。依照店方經營類理念,紫陽蒸盆可免費續湯,幾乎所有的顧客都有機會使用這一權限。面對佳肴,挑剔的廣東食客也往往稱贊其湯品風味——即便食鹽用量多于粵湯。
苦蕎、漿水菜式是蓮花餐廳的另一項重點。苦蕎即是蕎麥,這種傳統作物在北方耕種較廣,不少西北人至今仍使用蕎麥皮芯枕,東北盛行的朝鮮冷面中也使用了蕎麥面,與之對應的陜派面食則是饸饹。在蓮花餐廳既能品嘗到手工面,又有麥餅、菜盒,而苦蕎米飯則有更濃郁的谷物風味,往往令北方人欲罷不能,若登臨蓮花,完全有必要拋棄白米飯。
漿水菜式也是西北地區的名片之一,漿水是由植物發酵而成,其味清涼微酸,往往能帶來“解暑”般的錯覺,因此夏季品嘗效果更佳。店內菜式豐富,若中意漿水風味,不妨品嘗漿水肥牛;初嘗者則可選擇漿水面條、豆腐、面片等。漿水帶有“發酵”字樣,但無腥臭異味,受眾遠非北京豆汁所及,游客游覽西安時不妨品嘗。
蓮花環境水平在陜西并非頂尖,但依然具有一定競爭力,其單店經營面積統統超過5000㎡(截止2018年)。裝潢廣泛選取木、大理石等材質,大廳空間感強,且包含了蓮、傘、佛等東方元素。就餐時,其環境略顯嘈雜,包廂空氣流動性不佳,私密性弱于酒店類餐廳。基層服務人員熱心,但有時略顯神經大條,在態度上,個別員工似將顧客視作鄰里,而非商業服務對象,這正是西安餐飲的特征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