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龍魚、福臨門成為小包裝油市場主導,市場格局基本確定后,長壽花和西王先后找準了食用油的藍海——玉米油產業,并成為中國玉米油加工生產領域的雙寡頭,目前分別占有約25%和20%的市場份額。這兩家企業都位于山東鄒平縣西王工業園內,廠址相距不過2.8公里,西王最早便是通過模仿長壽花成長起來的,起步時主打玉米胚芽油,隨后兩者幾乎同時布局了葵花籽油、橄欖油等產品。
在正式進入市場之前,西王曾與長壽花一起,為金龍魚、福臨門和魯花代工生產玉米油近十年之久。2006年長壽花脫身成立自主品牌后,西王也隨之在2009年自行運作玉米油,2010年進入市場后,在短短幾年內營收直追長壽花。除了廣告營銷的大量投入,西王的市場表現也與其玉米深加工優勢相關。西王是全產業鏈運作的大型集團,對產品加工的管控力更高,且上游成本更低。目前西王以非轉基因和綠色健康為主題,主要面向高端消費群體,油品定價也較高。
西王出產的食用油油種不多,僅玉米油、調和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四種。玉米油有鮮胚玉米胚芽油和玉米胚芽油兩款,皆經90℃物理壓榨,帶玉米甜香。兩款油十分相近,前者含有670mg/100g植物甾醇,后者則含有600mg/100g,區別并不大,但前者的價格比后者高得多,5L鮮胚玉米胚芽油約130元,4L玉米胚芽油約90元,兩款的價格普遍高于同類產品,性價比稍遜。
至于玉米橄欖調和油則性價比更低,產品含90%玉米油和10%的特級初榨橄欖油,3L的價格將近120元,遠高于相似產品。
西王玉米油之外的單一植物油缺乏優勢和特色,其中花生油與魯花、胡姬花等品牌相比缺乏一定競爭力,而價格較為相近,5L約150元,性價比普通。和上面幾款油相比,西王葵花籽油的定價合宜得多,接近壓榨一級葵花籽油的平均水平,較為值得購買。